对于那些希望加入到大卖场合作行列中来的供应商来说,提供一份高水平的报价单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大卖场采购来说,要从众多的供应商人选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品牌,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报价单,往往是他们选择合作伙伴所设置的第一道“门坎儿”。通过供应商所提供的报价单,采购不光能预测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通过报价的制作水准来了解供应商的实力和管理水平。所以,对于供应商来说,提供一份高水准的报价单是与大卖场建立合作的第一步。
一、制订卖场报价单的步骤
通常说来,要想制定出一份高水准的报价单,就必须在前期做好周密的市场调查。并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来确定自己的报价。在价格方面,既要考虑到自己报价是否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有竞争优势,同时又要考虑到给自己留出充足的利润空间。下面,我们就从卖场报价单的制作步骤来逐一谈起:
前期的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是商家在做出任何一项商业决策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而对于供应商来说,
要想拿出一份高水准的报价单,就必做周密的市场调查。而且,前期调查的内容越祥细,对供应商与卖场的谈判就越有利。那么,具体说来,供应商在做前期市场调查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品项
在进入大卖场前,供应商首先要了解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及相关品项。通常说来,同类商品在不同渠道,在价格和品项上都会有很大差异。不同卖场也会因其规模和在当地影响力的不同,在价格和品项上也会有差异。比如,大多数商品都会在价格上对那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卖场倾斜。他们往往会比普通卖场拥有更好的价位。因此,供应商在进大卖场前,一定要结合品牌定位,来考虑进哪一类大卖场。并对该卖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区间、数量和品项做祥细地了解,以此来作为制定最初报价的依据和基础。
当地市场此类商品的价格/品项(全国连锁的卖场内部会互相调资料)
对于大卖场来说,价格永远会是一个敏感因素。同一个商品在不同区域之间;一个系统内不同区域之间,都可能会存在价格差异。因此,供应商在进大卖场前,一定要对当地市场同类型商品的价格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自己在制定报价时才能够拿出有竞争力的报价。并对自己提供的报价做到有理、有据。要知道,不管你进入哪一家大卖场,这家卖场都会通过系统内部的资料互换来了解供应商在其他地域和卖场的价格的。作为供应商,如果你能够提前掌握不同卖场同类商品的价格体系,便自然拥有了与大卖场“对话”的权利。
所进卖场该分类商品的商品数量及陈列情况
竞争的关键在于“以己之长,击敌所短”。要想把握进入大卖场的最佳契入点,就必须了解卖场同类商品的价位区间,以及不同价格区间内的商品数量。只有这样,在制定报价单时,才能够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从而选择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契入方式。
了解同系统卖场不同门店之间的分类差异
虽说卖场对自己内部的分类标准是最了解的。但作为供应商,如果能够在自己业务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同系统卖场内部的分类标准和差异。不但能够让卖场对自己瓜目相看,还能够在与卖场谈判中争取到主动权。毕竟,虽说同属于同属一个系统,但由于经营规模各异,门店采购选择商品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如果你能够针对不同门店的分类标准,并拿出自己的分类建议,你的报价就一定是有份量的。